1、所有名詞是實詞,動詞不是名詞,所以動詞不是實詞。
以下推理中與上述推理在結構上最為相似的是:
A.凡細糧都不是高產作物。因為凡薯類都是高產作物,凡細糧都不是薯類。
B.先進學生都是遵守紀律的,有些先進學生是大學生,所以大學生都是遵守紀律的。
C.鋁是金屬,又因為金屬都是導電的,因此鋁是導電的。
D.虛詞不能獨立充當句法成分,介詞是虛詞,所以介詞不能獨立充當句法成分。
2、某刑事人類學家在對260名殺人犯的外貌進行了考察后,發現他們具有一些共同的生理特征,于是得出“殺人犯具有廣顎、顴骨突出、頭發黑而短的特征”的結論。
以下哪項與上述推理方式相同?
A.24—28之間沒有質數
B.八月十五云遮月,正月十五雪打燈
C.植物種子經超聲波處理后可增產,所以玉米種子經超聲波處理后也可增產
D.某高校在對全校學生進行調查后,得出“我校同學學習態度普遍較好”的結論
3、某校食堂發生了一起嚴重的食物中毒事故,關于事故的原因,有如下四種說法:
甲:事故是由食物過期引起的
乙:如果事故是由食物過期引起的,那么食堂管理方面一定存在著監管不到位的現象
丙:事故確實是由食物過期引起,但食堂管理方面并不存在監管不到位的現象
丁:事故不是由食物過期引起的,但食堂管理方面存在監管不到位的現象
如果上述四種說法中只有一種是真的,由此可以推出
A. 乙為真,且食堂存在監管不到位的現象
B. 乙為真,但食堂沒有存在監管不到位的現象
C. 甲為真
D. 丙為真
1、【答案】A。中公解析:題干為必然性推理,題干的推理形式為:所有 S 是 P,A 不是 S,所以 A 不是 P。 A 項的推理形式為:A 不是 P。因為所有 S 是 P,A 不是 S。與題干推理形式類似。 B 項的推理形式為:所有 S 是 P,有些 S 是 A,所以 A 都是 P。與題干推理形式不 同。 C 項的推理形式為:A 是 S,所有 S 是 P,所以 A 是 P。與題干推理形式不同。 D 項的推理形式為:所有 S 不是 P,A 是 S,所以 A 不是 P。與題干推理形式不同。故答案選 A。
2、【答案】B。中公解析:觀察可知題干為可能性推理,題干“通過對 260 名殺人犯的調查”,得出了“殺人犯的整體特征”,屬于不完全歸納推理。A 項對 24~28 這幾個數字進行調查,得出沒有質數,屬于完全歸納推理;D 項通過對全校學生的調查,得出全校學生的學習態度的狀況,也是完全歸納推理;C 項是由 一般到個別的推理方法,屬于演繹推理。三個選項均與題干的推理方式不一樣。B 項通過對“部分八月十五以及部分正月十五”的觀察,得出“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 的整體特征”,屬于不完全歸納推理,與題干推理方式相同。因此答案選 B。
3、【答案】B。中公解析:題干已知四種說法中只有一種說法為真,所以判斷此題是考查矛盾命題的真假話問題。第一步找(找矛盾):乙、丙的話矛盾,存在一真一假,第二步“繞”(繞開矛盾):只有一句真話則可知甲、丁為假,由甲的話找矛盾得到“不是食物過期引起的”,再由丁的話找矛盾得到“是食物過期或者不是監管不到位”,綜合兩句可以得到“不是食物過期而且不是監管不到位”,第三步“回”:帶入乙和丙的話中可知乙為真,丙為假,故選B。
【2023國考備考資料題庫】
模擬卷 | 職位庫 | 專業查詢 |
國考行測申論模擬卷 | 國考職位匹配 | 專業分類 |
國考資料 | 國考試題 | 活動課程 |
行測申論2000題 | 國考歷年試題 | 考情指導講座 |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